亲情的纽带

昨天回了一趟老家,一来看看奶奶,二来给在济南的姨奶奶带点东西回来。这几次回家路上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,家族亲情的维系到底依靠的是什么?是利益的输入输出还是物质的输入输出还是纯粹感情的相互依恋?

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源于到济南来上学,这边有一个亲戚-姨奶奶(奶奶的亲姊妹)。奶奶四个姐妹,各自生活在天南地北,杭州、兰州、济南,还有我们那边,从我记事开始姐妹四个就再也没有聚齐过,依稀记得10岁那年,姐妹三个有过一次相聚,四姨奶奶从兰州赶过来连同三姨奶奶到我家住了大概有半个多月,姐妹相聚虽然是亲情骨肉,但是彼此之间分开好多年,生活习惯、消费观念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相聚虽好,但彼此之间小隔阂小矛盾时常发生。当时是夏天,家里还没有盖新房还是原来的老土坯房,只有一间比较好的砖瓦房,居住环境差,卫生条件也与城市相差甚远,苍蝇随处飞,蚊虫叮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,四姨奶奶当时意见最大的,时常抱怨,问我奶奶:二姐,你这日子怎么过成这样了?你们是怎么熬过来的?奶奶也是倔脾气:你小时候不也是狗窝猫窝爬过来的吗,怎么这么多毛病(嫌弃的意思)?!有次去村里农贸市场买东西,四姨奶奶是看什么吃的就买一堆,三姨奶奶苦言相劝:不要买那么多,买多了就浪费掉,多可惜!四姨奶奶也不听继续买,最后提回家一大包东西,一直到走也没有吃完。过了半个多月,三姨奶奶家的叔叔来看她们三姐妹,看到自己妈妈被蚊子叮咬成那个样子实在不忍心,直接把三姐妹接到济南去了。后来也就过了一周,四姨奶奶回了兰州,三姐妹也就再也没有相见。见面虽彼此拌嘴吵架,但是电话联系时还是泪眼模糊,彼此牵挂。若再回归到一块生活,或许又是另外一番境象。

大学期间少有去三姨奶奶家,偶尔去一次感觉彼此之间的陌生感很强烈,去了之后就是吃一顿饭,偶尔聊聊天,能插上的话不过几句,坐如针毡,找不到一点亲和感、舒适感,索性就很少去了。但是每次回家奶奶都要叮嘱我,去姨奶奶家看看,不管现在如何,感恩之心必须牢记,人家对咱们的好切记于心间。虽然嘴上满口应下,但我真得少有去,或许是代际鸿沟,始终没能找到彼此沟通的渠道。至于三姨奶奶对我家的支援,这个毋庸置疑。从小学到高中的衣服基本上全是姨奶奶家哥哥的二手衣服,我们全家人的衣服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姨奶奶家传递下来的,当时确实是一穷二白三瞪眼,还好有姨奶奶在穿衣方面的支援。当然这也造成了一个问题,一直到现在我对买衣服都很纠结,不知道如何选择如何搭配,随手穿来,从衣以蔽体的功能性定义到审美的改变还在进行中。从姨奶奶家捯饬衣服这事到去年都没有终止,之前是每次奶奶二月份过生日的时候,姨奶奶一家人开着车带着一堆衣服和家具到我家,去年一改传统,我变成了运输工,从姨奶奶家带来了几麻皮袋子的衣服让我每次回家带回去,当看到那一地下室的衣服,我就惊呆了,这得回几次家才能带回去?!后来我挑了两袋子衣服带回家其他的都捐给了动保中心。

大学毕业之后,距离姨奶奶住的地方近很多,去得次数多了,违和感也渐渐少了许多,但是那次姑姑忘记挂电话说出的那句话确实让人一阵心寒。大概意思就是根本就不用摆我们这家人的样子,虽是无意听到,但却人让心里凉飕飕的,或许给自己一点抚慰,姑姑本身就是个大大咧咧的人。可能是自己慢慢地长大,理解了亲情与亲戚之间的维系关系,不再有大学时的怯懦与陌生,慢慢走入一家人,而不是把他们看作是亲戚,或许这样会更好一些。正如那句话,亲戚不沟通,慢慢也就不是亲戚了,这就是维系,现在一个月去一两次,跟姨奶奶、姑姑、叔叔唠唠嗑也挺好的。曾经有一次姨奶奶家一个表叔叔告诉我,如果想在济南发展,姨奶奶家或许还能帮上你的忙,我只是笑着点了点头,呵呵。

这次从家里带了大概20斤蒜薹给姨奶奶家,也算是家里的特产吧。虽然在超市农贸市场这些东西都不会缺,而且从老家带过来也很费劲,但它在此刻不仅仅是一种农产品,是附加了情感的沟通工具,没有它或许你会换种方式表达,但对于农村走城里一趟的人来说特色的农产或许就是最大的礼品。亲情的表达,金钱可以、特产可以、半个小时的电话粥也可以,找到归属,找到平衡就好,何必在意。

PS:Circles也是如此,何必特意去维系,该留的永远在这里,该走的必然会走。一个同学,每次打电话第一句就是:好久不联系了呀,怎么这时候想起来我来了。假如我再换个Q,该去该留不在于你,而在于我,QQ is only a tool。